第一百六十七章北伐

郭妍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歪歪文学 www.yywx.net,最快更新送君千里不须别最新章节!

    韩聪仍在房间里,居然没有走,青晴进来,他一双眼睛不羁地笑望着她。

    “你是不是故意的?你看到他来了,就让我说‘我爱你’,然后当着他吻我。这手段是不是太过卑劣。”

    韩聪此刻虽然是一副放浪形骸的模样,但显然比方才要收敛得多了。

    他笑道:“晴儿,你都已经答应嫁给我了,还怕当着他接吻,或是说 ‘我爱你’吗?不要自相矛盾。”

    “好啦,你需要静一静,我先走啦。对了,生气的时候别吃饭,气消了再吃,不然生病。”

    青晴的心情坏透了。被岳飞误会,他会把她当成什么样的人,是水性杨花,朝三暮四的女人吗。心里恨极了韩聪,又有被岳飞误会的痛苦。接下来的日子里,韩聪来过几次,但每次都是温柔有礼,再也没发生过那天发生的事。甚至连她的手都没有砰过一下。青晴就更加断定,那天他是知道岳飞要来的,所以演戏给岳飞看。

    韩聪不经意间曾说过:“既然你忘不了他,不如让他忘了你。”他是要独占她的感情。

    岳飞的心里肯定不好受,可是她再也不能去解释了,跟韩聪在一起,把果果关起来,这两件事,她都没办法解释。只能等将来的结果,盼着有那么一天,他能听她的解释,她才能解释清楚。

    岁月流转,绍兴十年五月,金军分兵四路攻宋。东京留守孟庾降金,河南,陕西州县地方官大多是原伪齐官员,纷纷降金。

    六日后。金军三万余人打到顺昌城下,此时顺昌守城将军正是刘锜,刘锜予以强烈反击,金军大败,告急于宗弼,于是宗弼领兵十余万进攻顺昌。见城墙简陋薄弱,就发下豪誓,明天早晨众将士可以到衙门会食。

    宗弼的亲兵都是重装甲兵,是金的核心力量。此时是盛夏,早晨凉爽时。刘锜不出战。到下午金军锐气受挫疲劳时。刘锜再出兵,不带长枪,只用短兵器。刀砍斧劈,甚至徒手相搏,士兵们殊死奋战,宗弼的亲军终于被打败,刘锜跟岳飞的时间长,这些作战方法自然是得宜于岳飞。

    金军战败后并没有撤回,而是屯向城西,挖濠自卫,企图坐困宋军,但天助刘锜当晚下瓢泼大雨。战濠里积满了水,刘锜带兵偷袭。数日后,金军撤回开封。

    本来刘锜不堪出名,打完此役,名声大震,刘锜被升为武泰军节度使,侍卫亲军马都虞候。

    朝庭派岳飞,韩世忠,张俊为河南,河北招讨使。刘锜打响顺昌保卫战,岳飞十分高兴。岳飞虽然跟青晴数月不见,但她的话他一直铭记心中,那就是北伐的机会,果然等到了,千载难逢,万分珍贵。他的复国之梦此刻就要开始了,哪怕是拼了性命战死沙场也在所不惜,虽然他是常胜将军,但是战场上你死我活,九死一生,即便是常胜将军,也难保能全身而回。

    他心中除了收复中原是第一大事,那么第二大事就是,心系未来的皇帝人选,未来的皇帝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命运。宋高宗患有不孕症,但是培育了两个皇帝候选择人,一个是赵瑗,一个是赵璩。

    岳飞某次觐见宋高宗时,曾到资善堂,见到赵瑗,岳飞观之英明雄伟,心生崇敬仰慕之情,退而叹曰:“中兴基本,其在是乎!”意思是中兴的根本,就在赵瑗的身上了。遂再次觐见宋高宗时,“密凑请正建国公(赵瑗)皇子之位。

    皇家立储最为敏感之事,被岳飞正式提出,宋高宗满心的反感不悦,但当时正是用人之际,所以含蓄但还是忍不住训斥的语气道:“卿言虽忠,然握重兵于外,此事非卿所当预也。”

    意思是岳飞握重兵于外,是为外臣,立储之事不是你该管的。你只需要打好你的仗就行了。

    岳飞为国为民赤诚一片,他是个直性子,只要对国家有利,对百姓有利,对社稷有利的事,他当然要尽自己的全力,他只是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,没想其他,况且这也不是什么见不得阳光的事,所以宋高宗的训斥也好,警告也好,岳飞都没太放在心上。

    见到赵瑗有英明之气,他便怕错失了这一个好的皇帝人选。

    此次北伐之前,岳飞已经做好了殊死一战的准备,能不能全身而回自己也是未知,所以他又写了一封密凑请正赵瑗皇子之位,宋高宗极为反感。

    有人说这也是杀岳飞的伏笔之一,但凑储之事又不是岳飞一人,尚有许多,所以这不能构成杀一个有功大将的主要原因。

    金军毁约南侵,战事告急时,宋高宗极为害怕,议和不成现在已不重要,他怕是这半壁江山也要做不住了,这时大将十分重要,所以命岳飞,韩世忠,张俊三大将为招讨使,摆出收复失地的架式,以壮声势,意思是金人你来打我,我不怕你。我还要打你呢。

    但实际是他只想虚张声势,而不是真正地打金人,他怕与金人结下梁子。当他知道岳飞抗金积极时,屡战屡胜,他就担心起来,怕他与金人心照不宣的那层窗纸捅破,他就麻烦了。

    所以特派一名“军前计事”李若虚前来干预。李若虚带来圣谕,“兵不可轻动,宜且班师。”意思是不可以随便出兵,到形势转好,比如金兵打败了,打累了,打不动了,咱们就可以班师回去了,是伺机班师的意思。

    岳飞此时攻敌正是势如破竹,节节胜利,势不可挡,听到这样的口谕该是多么扫兴,难道皇上是怕惹祸上身吗,怕金军的强力反击,他还是不相信我们,我们完全有能力收复故土,面对他们的侵略我们没有必要躲躲闪闪,而是勇往直前,打得他们退避三舍。不然养我们军人干什么?

    接下来他向李若虚说明了北伐计划,听得李若虚一个文臣热血沸腾,李若虚当即表示“事既尔,势不可还,矫诏之罪,若虚当任之”意思是,事已至此,我们已经取得了这么多的胜利,兵贵神速,时机有利当然是不能退的,违反圣谕之罪,我李若虚担当,岳将军你就放心打仗吧。

    岳飞得到李若虚的关键支持,更是精神振奋。部下张宪曾援顺昌,顺昌解围之后,岳飞命张宪率军折向西北攻占蔡州。

    六月末,张宪击败金军大将韩常攻占颍昌府,岳飞之后将指挥中心移驻于郾城。数日后,张宪,牛皋率军再次打败金军攻占淮宁府城。而岳飞的另一支由王贵率领的军队,则继续北上攻占郑州,又向东袭取中牟县城,距金军指挥中心开封仅百里之遥。王贵部又再西上,于七月中旬攻下洛阳,岳飞大军取得累累战果。

    另外青晴这边,问韩聪找那个象岳飞的人,韩聪说他在金国。几个月来,韩聪一直在他的园子里挖地下室。果果与青晴,白牡丹都搬到了园子里住。相安无事。

    此时战争起来,应该是前往金国的好机会。但是无论谁去金国那边都是非常凶险的。而且长时间以来并没有跟岳飞联系,岳飞因误会她,生她的气,也再没有找过她。

    何不从军中混入金军?青晴产生了这个想法。还有一点,她与岳飞的关系,按照顾岳飞的说法是他们已经结束了,但她知道他不会那么云淡风轻地将她忘了。

    在救他之前,一定要跟他修复好关系,到时便宜于接近他,得到他的配合。

    此时岳飞忙于征战,对于私人感情应该会看淡许多,青晴决定投军去找岳飞,加上之前她有过跟他一起从军的经历,没准会唤起岳飞的一点回忆,以修复他们之间的关系。

    但是青晴的这一打算,却遭到了韩聪的反对,一个女人去军中太危险。任青晴如何解说,他堵住门口就是不放,青晴冷笑道:“你是不是怕我跟他的感情死灰复燃?”青晴尖刻的话,令他语塞了半日。

    然后,他亦语调尖刻道:“把我韩聪当做什么人了?现在情况紧急,你以为我会考虑,那些私人琐事?我在你心中就那么渺小不堪?我不过是担心你的安危。如果你执意要去,我也不阻拦。趁战乱我会去金国找那个人,你负责联系岳飞吧。”他放下胳膊,从门口躲开。

    从那次他强吻她之后,他一直是礼貌有加,就象那件事从未发生过一样,青晴有时候怀疑,那天是不是韩聪本人,是不是被什么附体了?

    青晴骑上她的赤鹿宝马,再一次远行。一路上风餐露宿,晓行夜伏,走了十几天,她打听到,岳飞正在洛阳,战线一直往北拉,迅速延伸。他的部队就是神兵。

    将到偃城,青晴心里有些忐忑。不是惧怕那高大的青色城墙,也不是惧怕守军,也不是惧怕对战的金军,而是惧怕,指挥千军万马,战无不胜,攻无不克,天下间已无人能敌的岳飞。此时的岳飞应该是如虎如狼的。和以前的他又有不同,这次是他雄鹰终于可以展翅的时候,万里层云凭他翱翔,茫茫原野待他收复。他不但是不顾一切,也应该是思维如电,判断如神。

    青晴完全相信,如果不是宋高宗诏回岳飞,那他一定能收复中原。把南宋变为大宋,如果那样的话,历史会不会改写?是不是就不会有元朝的出现,中国的历史是不是会走向另一条路?也许现在的中国会是另一个样子?谁知道呢,每一个大事件,大人物都是一个时代产品,同时他们也是时代的催化剂,时代影响着他们,他们也在改变着时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