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四十五章缴税

郭妍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歪歪文学 www.yywx.net,最快更新送君千里不须别最新章节!

    “你先出去,别打扰我,让我睡上两个小时。”他继续盖住头。

    “矫情!”青晴出去了。

    时近中午,韩聪才慢腾腾地起来了,但仍然是象梦游一样没有精神。冯强早去地里干活了,玉柔一边给小儿子做鞋,一边教女儿做针线。

    青晴嫌恶地瞪了他一眼,道:“男人家这样事多,还不如不救你,如果我困了,就算是有人放爆竹我也能睡得着。”

    韩聪笑道:“那明天你睡觉时我给你放爆竹,看你睡得着睡不着。”

    韩聪见青晴正在看书,便端了饭菜坐在她旁边,他倾着身子,看她的书皮,只见书皮上写着《青囊书》。他又坐正了,吃着饭,笑道:“这么关心我?还为我查医书。”

    青晴的用眼皮夹了他一眼:“谁说是给你查的,自做多情。”又一想他怎么知道这是医书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

    “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,华佗写的书嘛,”

    “你在查什么疑难杂症?”

    “告诉你有什么用?你又帮不上什么忙。”青晴正在查这本书里有没有治唇腭裂的方法,如果有,那么单考就应该能治,到时可以去找他,求他医治。

    但是她翻了半天的医书,从头到尾都没有关于唇腭裂的记录。青晴衰败地躺在炕上。忽然外面狗吠,保长带着几个庄丁来了,庄丁拿着棒子恐哧那只狗,前面保长几人已经进屋里来了。青晴与韩聪不知所以都躲到屋里不敢出来。

    冯强这时已经回来了,寒暄着让坐倒茶,粗瓷碗里倒上两碗浑茶,这已经是最高礼遇了。家家如此,有的家里还没有这种粗茶呢,大家也都不计较。这粗茶代表的是一种敬意。

    保长是一个浓眉大眼的人,中等身材,(在宋代每十户设一个保长,每五十户设一大保,每十大保设一都保正),这次不但是保长来了。大保长也来了,保长自动坐在大保长的下手。屋小人多,随行的人占了满满一屋子。

    保长先以请示的眼光看了一眼大保长,然后道:“我们是来收田税的。”

    冯强道:“田税不是在开春时已经交了吗?”

    保长笑道:“那是今年的,明年的还没交呢。这回是收明年的。”

    冯强听了立即就火了,道:“明年还没到怎么就交税?这是哪门子的王法?”

    他们已经催了一天的税,象冯强这种责问他们应该经常遇到,保长为难地瞅大保长笑了一下,解释道:“现在朝庭征战不断,需耗大量的军用物资。朝庭没办法便向咱们百姓加税,其实说白了也不过是预先支出,今年把明年的要了,明年不也是省着交了嘛。”

    “哼,有那样的事?明年还会要后年的,后年还会要大后年的。秦大哥。秦保长,魏大保长,咱们都是农民,咱们没有收入那么多的粮食,当年的赋税已经是不堪重负,家庭支出已经是举步维艰,一年怎么能堪负两年的税。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吗!”

    保长对着大保长无奈地眨了眨眼睛,他跟冯强住得最近,冯强是什么脾气他当然知道,若不是冯强不想干这个保长的差事,也就轮不到他,看来当保长也没什么好处,他本来头脑没有冯强快,也辩不过他,何况一年要两次税本来也是一件很不正当的事,他便理屈地道:“我咋能不知道呢,咱们都是农民,一年那点收成,要应付种种税收,我们生活上是难哩。”

    大保长听了眉头一皱,狠狠地白了他一眼,心道:叫你来要税的,谁让你跟他们站到同一条战线去了,就算跟他们一样的,此时也该划分出来,你是糊涂。

    大保长道:“冯强啊,没有朝庭帮我们抵挡金人,我们还能安生种地吗,恐怕早被金*害死了。我们是壮劳力,年轻人,没有出去抛头颅洒热血,报效国家,而是在家里务农,做为后方支援我们要做好啊,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好,我们身为子民也对不起国家,对不起朝庭啊。”大保长果然是大保长,讲出来的道理就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保长以为这下冯强应该没话说了,因为大保长就是靠这一套说辞打动所有人的。

    没想到冯强却道:“保长大人,报效国家的事自然应该,如果朝庭让我们活着,我们自然会一年一年,一日一日地报效国家,但眼下是朝庭不上我们活人啦,不让人活了还怎么报效国家。一年的收成交了两年的税,我们还能剩下什么,我们喝粥吃菜都到不了头。就得等着饿死了,人都死了还怎么报效国家。”

    大保长听他的话不善便道:“冯强,若说是饿死也是大家都饿死,现在所有人都交了,就只差你不交?”

    冯强道:“家与家的家底不同,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积蓄,别人让老婆孩子饿死那是别人的事,我却不能让老婆孩子丧命。”

    大保长对保长道:“你说说,梁老汉的事。”

    保长受大保长一点醒,忙振奋地道:“是啊,连梁老汉无儿无女的为了支持朝庭,也都交了呢,咱们这一保里可只差你们家了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汉老实懦弱还不都听你们的,你们就是让他去死他也不会犹豫马上就去死,何况交税哩。你们不用提他,我也不和他比。谁爱交谁交,我没有。”

    大保长的耐性已经到了极致,脸色一变,拍桌子,吼道:“冯强你别不识好歹,咱们今天是跟你商量来了,若是商量不下来,朝庭下来的指令,我们违抗不得,却也不能由着你胡来。你若是识相趁早把银钱粮食拿出来,也省得大家费事动手。”

    冯强亦不示弱,奔到外面抄起铁锹,红着眼吼道:“怎么着,你们还想带抢的,你们难道是强盗不成?”

    玉柔一看冯强动了家什就着急了,急得额头冒汗,一直说:“这可怎么好。这可怎么好,冯强一动起手来就不要命,他们人多势众,不但税钱非交不可,还得把被他们打个好歹的。如果青姑娘你们出去帮忙又会暴露身份,被他们认出来也是祸端。这可怎么好。”她在地下急得来回走柳儿。

    韩聪面壁调运内息。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,青晴看了又是火冒三丈。用剑壳打了一下他的肩膀,气道:“都什么时候了,你还有心思调运内息,外面快出人命了,你知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韩聪刷地睁开眼睛,道:‘你想要我怎么办,论打架,我现在没有你能打,你想让我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那也总该想点办法吧。他们怎么说也是咱们的救命恩人,你怎么跟没事儿人似的,任由他被别人欺负。”

    韩聪淡然道:“这也不算是欺负吧,交税嘛,人人都交的,他不交显然是逃税嘛。法律也是饶不过他的呀。”

    青晴气得扯了一下他的衣衫,道:“你怎么这么没人心,你还是除魔圣君韩聪吗,你没听见朝庭一年要两次税吗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税是朝庭要的,又不是某个贪官加的,咱们现在自身难保,就算是我没受伤。这件事情也太大,太广了,我也没办法管啊,这是全国性的。身为大宋子民,只能顺从大宋的统治,还能怎么办。”

    青晴听着他这副论调直皱眉头,烦得要命,他什么时候成了一个遵纪守法的顺民了?但又一想,此时她出去是可以帮冯强把人打退,但那样他们也就不能在这里久呆了,韩聪的伤还没有好,又会重新落入他师兄的追捕当中。

    青晴道:“那你说怎么办,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冯大哥挨打吧。”

    韩聪的下嘴唇又很好看地抿了上去,他笑道:“枉你聪明过人,这时怎么成了呆脑袋?”

    青晴被他一说,头脑顿时清醒了许多,她惯于打仗把精力都用到打仗的身上了,却没有想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    “你是说给了他们银子?”

    韩聪笑着点点头。青晴也不好意思地笑了,是啊,自己真是笨啊,不算韩聪身上的银票,她支出五十两,花了二十两,还有三十两呢,把税交了不就行了。

    她问玉柔:“大嫂别急,你们的田税是多少?”

    玉柔已经急出泪来了,道:“今年的是八两银子,明年的也就那样吧,哪里弄来八两银子啊。”

    青晴心道:刚八两银子而已。她掏出十两银子交到玉柔手中,道:“你快拿出去交给他们,不够我这里还有,别让冯大哥和他们动手。”

    玉柔一双受惊的泪眼,柔婉地望着她,摇头道:“这怎么使得,你们是客,怎么能让你们出钱呢,真是丢死人啦。”

    青晴已经把银子塞到她的手里,真诚地道:“两条命是多少钱?大嫂救了我们,我们已经拿自己跟你们是一家人了,大嫂怎么拿我们当外人?”

    玉柔仍是不肯,道:“你对三郎有救命之恩,那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,我们怎么能图你们的回报呢?”

    她心中十分担心冯强,却执意不肯受这银两,其实她现在的思想已经不是她自己的,而是冯强的思维了,这应该是冯强说的话,青晴燥道:“大嫂怎么这般啰嗦,这都什么时候了。真是恼人啊,如果你不出去,那我们就只有走了,也不必留在这里。。。。。。”

    “好,我去,”没等青晴说完,玉柔拿着十两白花花的银子,放到桌上,冯强站在门外执着铁锹瞪着红眼睛,咬着牙准备一场血战,但看玉柔放在桌上的银子大吃一惊,但他马上反应过来,他家里哪来的银子,定是青晴他们所赠,便燥道:“玉柔,你真是胡闹,把银子给我拿回去,咱们怎能动恩人的银子。”

    玉柔温顺地低了头,有些羞愧,红了脸,一声也不言语,然后又痴痴地望着他,眼里有祈求,也有为难,只是不言语。

    大保长见了银子,便冲保长使了个眼色,意思叫他拿银子走人,保长笑道:“这些有十两银子吧,不消许多。只需要七两银子即可。还有三两剩头呢。”他便从怀里掏出一块约三两的银子,放在桌上,就要伸手去拿那块十两的元宝。”

    冯强喝道:“住手,谁让你拿的,那银子不是我的,我自然不能让你拿走。”

    大保长冲两边一使眼色。跟来的那五六个人,挥着棍子一齐打了上来。

    “你先出去。别打扰我,让我睡上两个小时。”他继续盖住头。

    “矫情!”青晴出去了。

    时近中午,韩聪才慢腾腾地起来了,但仍然是象梦游一样没有精神。冯强早去地里干活了,玉柔一边给小儿子做鞋,一边教女儿做针线。

    青晴嫌恶地瞪了他一眼,道:“男人家这样事多,还不如不救你,如果我困了。就算是有人放爆竹我也能睡得着。”

    韩聪笑道:“那明天你睡觉时我给你放爆竹,看你睡得着睡不着。”

    韩聪见青晴正在看书,便端了饭菜坐在她旁边,他倾着身子,看她的书皮,只见书皮上写着《青囊书》。他又坐正了。吃着饭,笑道:“这么关心我?还为我查医书。”

    青晴的用眼皮夹了他一眼:“谁说是给你查的,自做多情。”又一想他怎么知道这是医书。

    “你怎么知道的?”

    “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,华佗写的书嘛,”

    “你在查什么疑难杂症?”

    “告诉你有什么用?你又帮不上什么忙。”青晴正在查这本书里有没有治唇腭裂的方法,如果有,那么单考就应该能治。到时可以去找他,求他医治。

    但是她翻了半天的医书,从头到尾都没有关于唇腭裂的记录。青晴衰败地躺在炕上。忽然外面狗吠,保长带着几个庄丁来了,庄丁拿着棒子恐哧那只狗,前面保长几人已经进屋里来了。青晴与韩聪不知所以都躲到屋里不敢出来。

    冯强这时已经回来了,寒暄着让坐倒茶,粗瓷碗里倒上两碗浑茶,这已经是最高礼遇了。家家如此,有的家里还没有这种粗茶呢,大家也都不计较,这粗茶代表的是一种敬意。

    保长是一个浓眉大眼的人,中等身材,(在宋代每十户设一个保长,每五十户设一大保,每十大保设一都保正),这次不但是保长来了,大保长也来了,保长自动坐在大保长的下手,屋小人多,随行的人占了满满一屋子。

    保长先以请示的眼光看了一眼大保长,然后道:“我们是来收田税的。”

    冯强道:“田税不是在开春时已经交了吗?”

    保长笑道:“那是今年的,明年的还没交呢。这回是收明年的。”

    冯强听了立即就火了,道:“明年还没到怎么就交税?这是哪门子的王法?”

    他们已经催了一天的税,象冯强这种责问他们应该经常遇到,保长为难地瞅大保长笑了一下,解释道:“现在朝庭征战不断,需耗大量的军用物资,朝庭没办法便向咱们百姓加税,其实说白了也不过是预先支出,今年把明年的要了,明年不也是省着交了嘛。”

    “哼,有那样的事?明年还会要后年的,后年还会要大后年的。秦大哥,秦保长,魏大保长,咱们都是农民,咱们没有收入那么多的粮食,当年的赋税已经是不堪重负,家庭支出已经是举步维艰,一年怎么能堪负两年的税,这不是把人往死里逼吗!”

    保长对着大保长无奈地眨了眨眼睛,他跟冯强住得最近,冯强是什么脾气他当然知道,若不是冯强不想干这个保长的差事,也就轮不到他,看来当保长也没什么好处,他本来头脑没有冯强快,也辩不过他,何况一年要两次税本来也是一件很不正当的事,他便理屈地道:“我咋能不知道呢,咱们都是农民,一年那点收成,要应付种种税收,我们生活上是难哩。”

    大保长听了眉头一皱,狠狠地白了他一眼,心道:叫你来要税的,谁让你跟他们站到同一条战线去了,就算跟他们一样的,此时也该划分出来,你是糊涂。

    大保长道:“冯强啊,没有朝庭帮我们抵挡金人,我们还能安生种地吗,恐怕早被金*害死了。我们是壮劳力,年轻人。没有出去抛头颅洒热血,报效国家,而是在家里务农,做为后方支援我们要做好啊,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好,我们身为子民也对不起国家。对不起朝庭啊。”大保长果然是大保长,讲出来的道理就是不一样的。

    保长以为这下冯强应该没话说了。因为大保长就是靠这一套说辞打动所有人的。

    没想到冯强却道:“保长大人,报效国家的事自然应该,如果朝庭让我们活着,我们自然会一年一年,一日一日地报效国家,但眼下是朝庭不上我们活人啦,不让人活了还怎么报效国家。一年的收成交了两年的税,我们还能剩下什么,我们喝粥吃菜都到不了头。就得等着饿死了。人都死了还怎么报效国家。”

    大保长听他的话不善便道:“冯强,若说是饿死也是大家都饿死,现在所有人都交了,就只差你不交?”

    冯强道:“家与家的家底不同,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积蓄,别人让老婆孩子饿死那是别人的事。我却不能让老婆孩子丧命。”

    大保长对保长道:“你说说,梁老汉的事。”

    保长受大保长一点醒,忙振奋地道:“是啊,连梁老汉无儿无女的为了支持朝庭,也都交了呢,咱们这一保里可只差你们家了。”

    “梁老汉老实懦弱还不都听你们的,你们就是让他去死他也不会犹豫马上就去死。何况交税哩。你们不用提他,我也不和他比。谁爱交谁交,我没有。”

    大保长的耐性已经到了极致,脸色一变,拍桌子,吼道:“冯强你别不识好歹,咱们今天是跟你商量来了,若是商量不下来,朝庭下来的指令,我们违抗不得,却也不能由着你胡来。你若是识相趁早把银钱粮食拿出来,也省得大家费事动手。”

    冯强亦不示弱,奔到外面抄起铁锹,红着眼吼道:“怎么着,你们还想带抢的,你们难道是强盗不成?”

    玉柔一看冯强动了家什就着急了,急得额头冒汗,一直说:“这可怎么好,这可怎么好,冯强一动起手来就不要命,他们人多势众,不但税钱非交不可,还得把被他们打个好歹的。如果青姑娘你们出去帮忙又会暴露身份,被他们认出来也是祸端。这可怎么好。”她在地下急得来回走柳儿。

    韩聪面壁调运内息,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,青晴看了又是火冒三丈,用剑壳打了一下他的肩膀,气道:“都什么时候了,你还有心思调运内息,外面快出人命了,你知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韩聪刷地睁开眼睛,道:‘你想要我怎么办,论打架,我现在没有你能打,你想让我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那也总该想点办法吧,他们怎么说也是咱们的救命恩人,你怎么跟没事儿人似的,任由他被别人欺负。”

    韩聪淡然道:“这也不算是欺负吧,交税嘛,人人都交的,他不交显然是逃税嘛,法律也是饶不过他的呀。”

    青晴气得扯了一下他的衣衫,道:“你怎么这么没人心,你还是除魔圣君韩聪吗,你没听见朝庭一年要两次税吗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税是朝庭要的,又不是某个贪官加的,咱们现在自身难保,就算是我没受伤,这件事情也太大,太广了,我也没办法管啊,这是全国性的。身为大宋子民,只能顺从大宋的统治,还能怎么办。”

    青晴听着他这副论调直皱眉头,烦得要命,他什么时候成了一个遵纪守法的顺民了?但又一想,此时她出去是可以帮冯强把人打退,但那样他们也就不能在这里久呆了,韩聪的伤还没有好,又会重新落入他师兄的追捕当中。

    青晴道:“那你说怎么办,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冯大哥挨打吧。”

    韩聪的下嘴唇又很好看地抿了上去,他笑道:“枉你聪明过人,这时怎么成了呆脑袋?”

    青晴被他一说,头脑顿时清醒了许多,她惯于打仗把精力都用到打仗的身上了,却没有想解决问题的办法。

    “你是说给了他们银子?”

    韩聪笑着点点头。青晴也不好意思地笑了,是啊,自己真是笨啊,不算韩聪身上的银票,她支出五十两,花了二十两,还有三十两呢,把税交了不就行了。

    她问玉柔:“大嫂别急,你们的田税是多少?”

    玉柔已经急出泪来了,道:“今年的是八两银子,明年的也就那样吧,哪里弄来八两银子啊。”

    青晴心道:刚八两银子而已。她掏出十两银子交到玉柔手中,道:“你快拿出去交给他们,不够我这里还有,别让冯大哥和他们动手。”

    玉柔一双受惊的泪眼,柔婉地望着她,摇头道:“这怎么使得,你们是客,怎么能让你们出钱呢,真是丢死人啦。”

    青晴已经把银子塞到她的手里,真诚地道:“两条命是多少钱?大嫂救了我们,我们已经拿自己跟你们是一家人了,大嫂怎么拿我们当外人?”

    玉柔仍是不肯,道:“你对三郎有救命之恩,那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,我们怎么能图你们的回报呢?”

    她心中十分担心冯强,却执意不肯受这银两,其实她现在的思想已经不是她自己的,而是冯强的思维了,这应该是冯强说的话,青晴燥道:“大嫂怎么这般啰嗦,这都什么时候了。真是恼人啊,如果你不出去,那我们就只有走了,也不必留在这里。。。。。。”

    “好,我去,”没等青晴说完,玉柔拿着十两白花花的银子,放到桌上,冯强站在门外执着铁锹瞪着红眼睛,咬着牙准备一场血战,但看玉柔放在桌上的银子大吃一惊,但他马上反应过来,他家里哪来的银子,定是青晴他们所赠,便燥道:“玉柔,你真是胡闹,把银子给我拿回去,咱们怎能动恩人的银子。”

    玉柔温顺地低了头,有些羞愧,红了脸,一声也不言语,然后又痴痴地望着他,眼里有祈求,也有为难,只是不言语。

    大保长见了银子,便冲保长使了个眼色,意思叫他拿银子走人,保长笑道:“这些有十两银子吧,不消许多,只需要七两银子即可。还有三两剩头呢。”他便从怀里掏出一块约三两的银子,放在桌上,就要伸手去拿那块十两的元宝。”

    冯强喝道:“住手,谁让你拿的,那银子不是我的,我自然不能让你拿走。”

    大保长冲两边一使眼色,跟来的那五六个人,挥着棍子一齐打了上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