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八章 时刻被惦记

爱在心醉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歪歪文学 www.yywx.net,最快更新水浒求生之王族霸业最新章节!

    “将军们赤诚之心我已知晓,王节度,周都监都看在眼里,大元帅那里我也自会美言,各位都是忠心之士!”

    高丽将领们心满意足的又是一轮劝酒,都是摸爬滚打上来的,让上官信任自己无论何时都是首要大事。

    “好了,众位有什么具体的方略,还是拿出来说一说,毕竟众位当年亲自出过关,对那边了解的多些。”

    “如将军所言,我们当年大阵仗没吃亏,就是苦在那女真人太烦人了,和夏天里的蚊虫一般惹人厌,欲取此地,一要兵员足备,二要粮草足备,三要迁民入驻,四要绝女真后患,方可成事。”金汉忠开始进入正题。

    “好好,你来说说这四策来由。”

    “张将军请看。”金汉忠说罢从怀中取出一张简易地图来,“葛懒甸之地四通八达,山间小路尤多,广置兵寨方可安,故而当年置九城这是一,兵马未动粮草先行,兵马,用度颇大,只以定平以南供应太过窘迫,这是二,第三,有民户迁来开垦土地才可长安,第四,想要根绝,我的想法是拉拢一批,许以邻地,以蛮制蛮,不可再如前所做女真尽为敌。”

    张开捻着胡须听着,其中条理中规中矩,还算可以,等他讲完,开口道:“所言不错,还有谁有想法?”

    周信明白这是上官提拔自己,称声献丑:“以周某看来,想要永逸,元山为本,定平为前站,水路齐进,务必要在咸州海岸修建一个大港口,这样粮草运载方便,可以减少人力。最好是有一支能启运三千人马的船队,另外至少修筑一座七百步的水寨,三座五百步的外堡。正好这位梁指挥可以负责前期的准备。”

    原高丽船兵别监梁惟辣起身开口:“周都监所言,末将拼死完成。”

    张三哈哈大笑,夸奖了几句:“周将军还是程上详书来,我这脑袋可装不下这许多文字。”

    张开周信哈哈一笑,执杯迎臂,张三也不客气,畅饮而下。

    李四一个吆喝,铜锅架到了中间,“来,各位将军尝尝这烧锅。”

    各种肉块,丸子,海菜,大虾在锅里翻滚,奶白色的汤看着就香。

    周信夹起一块物什,切的四方,却布满小洞,软和像是面团,放到嘴里,我的天,这玩意含着汤水,烫舌头!

    “周将军,烫着了吧,看把你急的。”李四好不客气的嘲笑,众人也好奇的去尝这物什,吹温了,一口一个暖肚。

    “李将军,这是什么啊?看着像是发面,吃着不像,含着汤确实不错。”

    “这啊,是我们的路上的干粮。”李四令小校取过一个兜来,取出几片冻的生硬的方糕,“这是民间的吃法,豆腐不耐久放,切片冻成冻豆腐,豆腐含水,冻后布满小孔似发了的面饼,要吃时化开,随意烹煮,随军的辅食味道可好?”

    “原来是豆腐啊,这玩意吃汤倒是不错。什么时候这元山也种几块豆田,咱们自己弄来吃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看这锅里,都是寻常之物,放在一起却味美饱腹,这样粮食的负担也轻一些,诸位可莫要负了大元帅一副苦心啊。”

    金汉忠拔头:“三将军所言极是,我等便早日做好一切准备,但大帅吩咐,便一举北上。”

    几个高丽将军也纷纷附和:“对对,把女真人都赶走,收复九城,那么好的地,给他们都种瞎了。”

    纵酒阔论不知几时,通宵达旦谋划着未来的情景……

    正午的日头不错,把桌案火炉搬到凉亭之中烹茶煮酒,满眼银装雪松正好诗兴大发,本是好风景,奈何起风吹起雪来直往脖子里灌。

    “灏儿,别耍了,连老爹我都知道大枪的要领是刺杀,你这扫来扫去是图高兴呢?还是给爹添霉头?”

    “爹,这恁就是外行了,这几趟手可是宣赞宣统制亲手教给我的,错不了!”

    “哦?你觉得宣统制很看重你?”

    “那是自然,孩儿我虽说是承了爹爹的荫补做了武官,却从未自傲,但有事务,必尽心碌力,故而得宣统制赏识。”

    “那就好,那就好,为父还担心你从承节郎郎掉到一个小都头心里不快。”

    “哪里的话来。”舞枪的年轻人收了身形跳回亭子,抄起凉好的茶水咕咕灌下,一抹嘴道:“孩儿在鹿延路时虽然有武职,但是手下老兵都不服我,而且,还都是步卒,到了这里,孩儿我也能统领得了骑兵了。”说罢得意的拍拍自己的胸脯。

    “就你手下那些骑兵?尾巴都翘上天了。”对面的中年人话虽嘲讽,但满眼的慈爱掩饰不住。

    “哎,爹爹,怎的看不起我那都人马?虽说鸡零狗碎凑来的人马,但恁该知道,梁山的军粮可不好吃,挑兵可严了,我们都统可说了,没有练不好的兵,只有无能的将军,练不好,都头和兵就都往死里练!”

    “那,关都统提点过你没有?”

    年轻人闻听有些神伤,“关都统不负责我们这一营,都是宣统制在提点,远远的见过关都统,还别说,真生的是关公再世,年前的阅军,那红面美须髯,一把青龙偃月刀舞的杀气森森,啧啧。”

    “青龙,什么刀?”

    “青龙偃月刀!是当年关都统投靠大帅之后,大帅亲命人打造的,刀头阔长,形似弦月,背有歧刃,刀身穿孔流旄,刀盘有龙头吐口,通体寒光冷艳,故命名青龙偃月刀,非绝世猛将不可得,关都统尤是爱惜。”

    “听着就是把好刀啊,对了,灏儿,你有没有听说关都统旄和其他几军的都统不和?”

    “有吗?没听说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

    “爹爹,恁就没想着让三弟也出仕?”

    啪!“浑小子,你和大哥都在外快活,你爹我也不常在家,你娘亲何人陪伴?”

    “我也就罢了,军中忙碌,大哥一个幕僚,怎么也忙的不着家?”

    “浃儿他处事无主见,独挡一面的能力太弱,让他跟着仇太守多跑跑也是好事,早晚会委以重任,而且,来信说了,年假休不了,尽量中秋回来团圆,他那里我倒是不担心,你小子到时候打仗小心点,头盔戴好了,天热了,热死也给为父戴好。”

    “哎哟,爹爹,我又不是几的娃娃,怎的跟娘一样啰嗦了,还不如多在汉城呆几天。”

    啪,“你多大了?成亲了吗?有后了吗?这次汉城府主持的婚事你报名没?虽然此次女子有良贱,但你娶个把可心的回来当妾氏,先有三五个蹦跳的娃儿,再来说长大成人了。”

    “爹,大哥不是有了…”

    “才一对儿,你大哥多少年没动静了,我可就指着你们哥仨光大咱们张家的门楣了,你要是不好意思报名,为父帮你。”

    “好,好,好,爹,我真是怕了你了,我去报名,恁那官威一下来,鹿延路刘帅都吃不住,何况我们指挥使。”

    “我当时也没想到,居然派你来救太原,心想念着张家香火,我和大哥被围,就不该让你再来冒险。”

    “当时刘将军殉难,西夏军虎视,六路均不敢调动,只能以精兵助河东剿匪而已,刘帅想我为父兄故,定会舍身相救,故而派我领军前来救援。”

    “罢了,刘韐也是一片公心,好在你我父子无事,只可惜了太原上下的忠义之士。”

    “爹爹放心,倘若大帅不除此贼,当有一日,我必完成爹爹心愿,叫此贼爪牙授首,以安忠义在天之灵。”

    “我家灏儿好胆色。”

    院落人影晃动,声音递来:“通判大人,元帅亲卫将军,三将军,四将军路过来访。”

    “哦?快请去前厅,备酒水,灏儿,随为父来。”

    张三,李四结束了对玄菟郡的全面考察,返回汉城府,途经开城便转来了。

    张三冻得面耳通红,哧溜溜直嘬茶,李四活动着有些僵硬的筋骨,看见二人匆匆转进,张三见礼道:“张通判,一别良久,别来无恙啊!”

    中年人正是汉城府通判张孝纯,连忙回礼:“不知三将军驾临,有失远迎,此间正月一过没甚公务往来,我便撤了这前厅的火炉,没想二位将军前来,罪过罪过。”

    李四道:“无妨,无妨,还是冷些个好些,你看老三,才出了山没几天,就被吹出了伤寒,这一热一冷最是伤人,张通判可要保重身体啊。”

    张三翁声道:“张通判,感疾在身,不便见礼,还请勿怪。”

    “哪里哪里,二位将军也是劳于国事,张某人这就备下酒宴给二位洗尘。”

    张三望了望李四:“老四,事情那就都交给你了。”

    李四会意道:“好,张通判,三将军身体不适,可否安排住处养病?”

    “好好好,灏儿,快去安排。”

    “遵命。”一直陪在身旁的年轻人答应一声。

    “哟,这就是张二公子吧?”

    “是是,正是犬子张灏。”

    张灏离开,李四大笑:“张通判,虎子不俗啊,在何处任职?”

    “在关都统军中,宣统制麾下,任马军军使。这是趁着为石机密祝婚,顺便来看我的,也是昨天刚到。”

    “哦,哦,说道石头领的婚事,我和老三这次可要吃罪了,哥哥交待的事情一办完就上路了,没想到山路这般不好走,老三又生病硬耽误了几日,这回到汉城府…哎哎。”

    张灏返回扶走了张三,张孝纯听李四有一句没一句得讲路上的事情,不一会酒宴排好,二人移步。

    按规矩,六菜一汤,李四也不客气,先盛了一碗紫菜蛋花汤润润喉咙。

    看着李四毫无拿势,张孝纯就把自己到任以来的处事一一道来。

    “真番郡各处的渔货很少吗?”

    “江河海边鱼货丰富,可是苦于渔具匮乏,故而这次调集的渔货少,海菜多。”

    “老六那里出渔如何?”

    “王总管那边是大力支持,他那里有军粮配额,所以军粮部分都到位了。”

    “贝壳螃蟹虾有吗?”

    “三将军,虾还好,味道甘美肉多,贝壳螃蟹,肉少壳重实不便运载,故而渔地留壳蟹。”

    李四吃鼓了肚腩,笑嘻嘻冲张孝纯一拱手,“多谢通判大人款待。”

    “没有新鲜的鱼菜,让四将军见笑了。”

    “无碍,正月都出了,谁家也没有多少好菜了,去河边现钓鱼也来不及,如今叙旧已足,我二人此次来是向通判借只信鸽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