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章 富贵城的建设

三千土豆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歪歪文学 www.yywx.net,最快更新穿越唐朝来种田最新章节!

    在大道上,有村民搬离,就有村民搬进来,各人有各人的想法,有点眼光的人都挤破脑袋的要搬进来,没有眼光的人,就想着安定,离开这个多事的富贵城,到外面去生活,几世人过着贫穷的日子,不想着改变,只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事。

    唐品看开后,也就不再觉得的难受,上前给他们送上一些银子,都是一起经过几年困难的村民,也是出了不少的力帮助饿民,如今不管怎么说,唐品都要感谢他们。

    官老爷苦着脸从前面走来,在路上一直叹气,皇上在这时候下了旨,上书的事皇上同意了,让富贵城来办,在富贵城加大羊毛加工,让官员加入到生意上来,外国的生意也不能停,所有的事情皇上都同意,由官老爷来一手操办,官老爷接到圣旨都快哭晕了。

    阿牛仔细的看过圣旨,皇上的圣旨上写的很随意,暗中的意思是让阿牛接手,明面上是官老爷来管,阿牛的身份一直没有公开,在朝廷上,阿牛早就在意外之中身亡,没多少人知道阿牛还活着的事,皇上把所有的信任都给了阿牛,皇上是个有眼见和有野心的人,看事情不只看到了眼前,把眼光放的很远,做先人不敢做之事,成就千古一帝。

    圣旨都下了,官老爷就是哭死都没用,他们三人在书房商量了一夜,第二天,就加大人手开始准备,羊毛加工厂加建两个,这是阿牛的主意,现在羊毛布不怕没人要,就是产量跟不上来,一次加建两个,省得到时候还要再加建,而且现在加入的人多了,银子也支出的多,没有足够的收入,就不够支出,富贵村的加工厂也只足够富贵村的生活,阿牛让富贵城中也加建加工厂,土豆粉条,地瓜粉条,玉米粉条,茶叶加工,唐品说的河粉,还有豆腐皮,所有能加工的东西,都在富贵城中加建,让所有官员都能加入进来,当然,管理还是他们来管理,官员们只管出银子和收银子,在商队里放开一条大道,让商品能顺利的赚到足够的银子。

    大量的劳力加入到了富贵城,大唐的生产力低下,就是少了几千年来的发展,而要让发展加快,银子是个好东西,在阿牛和官老爷忙的脚不粘地时,唐品也没有闲着,唐品的能力还不能把生产力加大,但唐品怎么说也是后代来的人,对怎么加大生产力心里有数。

    制作机器的木匠们被唐品叫了来,大家坐下来,一桌的好酒好菜,还有白花花的银子,唐品开口道:“各们都是手艺过的人能匠,羊毛机器让大唐人看到了希望,但这些还不够,现在的机器一天的产量太少了,加入的人工却要很多,做为能匠,绝不是只做出羊毛机器就能满足,现在大唐还需要更好的机器,富贵城里更是需要,我只是希望大家要空闲之时,能多多研究一下机器,做出更多省时省力又能加大生产的机器。”

    能匠们都面面相觑,有人道:“现在富贵城加大建厂,我们都忙不过来,每月的工钱也有数,做出一架机器,要花不少的银子,做为富贵城的能力过人的木匠,是不能做出坏机器,这能损我们的名声,研究也只能是想想,要真的去做,难度很大。”

    唐品给能匠们倒酒道:“这个不难,让官老爷专门拿出一块地方,就是给大家去研究用的,不管是银子还是材料,都用我来出,大家只管去研究,不会有人知道大家做出了多少坏机器,只要能研究出更好的机器,能用在生产上,就在学堂的专单上称赞一番,让大唐人都知道,是谁研究出了好机器,还有一笔银子奖励,就算是没有研究出更好的机器,也不会有人知道,这对大家都是最有利的事。”

    能匠道:“我们也不是为了银子,自古要出现更好的机器,都是经过先人几百年的经验累积下来而成,这专门来研究,我们还没有听说过,但可以试试,听说学堂的学生都有研究一项,也有不少的成果,先生在大力让人研究,我们也有所耳闻,就是这面子比银子重要,大家都不想粘上污名,能匠的名声得来不易,轻易不想失去。”

    唐品轻笑道:“大家想太多了,研究就代表着无数次的失败,失败是不会让人所知,能成功是要让大家所知道的,只要大家愿意,保密是一定的,大家都是能匠,在一起研究也能交流一下心得,而失败算到我的身上。”

    能匠迟疑道:“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,失败了就一定会有人知道,我们现在的成就够让子孙几代人吃用了,又何必去研究,羊毛机器的出现还不到百年,这就要再研究更好的,所有事情都急不得啊,先生是个能人,可也不是真神,能做出更好的机器,要不是先生一早就知道羊毛机器,我们就是研究个一千年,也想不出有这种机器,现在是让我们自己去想,这就是到死,我们也想不出还能有比现在羊毛机器更好的机器来。”

    唐品头痛的扶额道:“大家何不试试?更好的机器大家还没有见过,现在就认命了?能匠都能自己的野心,就是做出比人更好的东西来,能自己的独有的东西,这才是一个能匠最高峰的时候,现在这机器说好听是大家做出来的,可大家这不心里都清楚,这是我先画出,由大家来做出,在历史的流传下,是没有大家的名字出现,只会出现我的名字,难道大家就不想做为万世流传的能人巧匠?大家的手艺能输了我这一个连木板都分不清的人?”

    唐品接着道:“在学堂里,研究失败的人数多了去了,可在专单上只会写下他们的成就,就算是写上他们之前的失败,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去关注,大家只看到了他们的成果,只看到了他们研究出了更好的东西,只会说学生们都是才人,他们的名字一个接一个的被其他人所知道,有的学生的名字在专单上出现了不只一次,相信大家都有看过专单,也知道几个学生的名字,这就是无上的光荣,大家现在觉得手艺过人,但难保以后学堂的学生不会对木匠感兴趣,到时候要是让学生们研究出更好的机器,这对大家来说,就是天大的打击,能人巧匠比不过十几岁的学生,这让大家如何在这里呆下去?”

    能匠们听了都发起愁来,唐品说的很有道理,学堂的学生们在研究一项上,是让大家都大开了眼界,种了一辈子地的农民,却没有十几岁的学生会种地,很多高产的粮食都从学堂里出来,自己家里的种子还是从学堂里买来的,是比大家种的粮食产量要高,这些事实,大家可都看在眼里。

    有大胆的能匠站起来道:“先生,我愿意一试,我一辈子就想做出一件自己的东西,不管是失败还是污名,我都认了。”

    这有人站出来同意了,就会有更多的人同意,但还是有一半的人不愿意,他们只想保住自己的现有的手艺,更新是个痛苦的事,他们喜欢现在的盛名,能这样过一生,也是他们以前不敢求的事,所有,唐品说服了一半的能匠。

    为了能更好的把这些手艺过程都流传下去,唐品让学生过来加入,在当场记录,要一一说明,古代人四个字就带过一件事的记录法,被唐品深深不耻,在唐品的无理要求下,所有的记录都是清楚明白,没有半点的隐晦,很多古代的发明会在历史上消失,就是隐晦的手法害的。

    唐品在这里忙着发明研究,阿牛那边就更忙了,各地的官员都来信了解,有些朝廷官员亲自过来看,商队的路线,交易的过程,工厂的情况,银子的分成,收入的多少,各种各样的事,这些都是官员最关心的情,皇上同意他们加入,这就是皇上给了他们一条合法的赚钱路子,除了当官还有生意,权和钱都双收,这让朝廷高兴,但心里的不安也是有的,就怕一个不好,脑袋就搬家了,有的保守官员弹劾富贵城,说是此举会惹来灭唐之灾,更有以死来反对这一件事。

    皇上不为所动,没有点胆量,这个皇位也就不用做了,就按着朝廷大臣们的想法来走,就是一百年,大唐也一样,皇上心里的野心不断的变大,就等着富贵城的成果,对反对的大臣,皇上都是由着他们去,一个朝廷,就是要有反对和赞同的人,这是一种平衡。

    官老爷接见了一批又一批的官员,把几个工厂看了又看,事情讲解一遍又一遍,每天笑的脸都僵了,走的脚都麻了,但事情还是得做,官老爷自知要做的事,羊毛的生产一时间官老爷是顾不上了,还好大家都熟悉了流程,又有阿牛时不时的清查一下账,还有唐品这个先生搞什么研究,三不五时的跑过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