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6章 于

后紫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歪歪文学 www.yywx.net,最快更新养夫最新章节!

    这是按下葫芦起了瓢。

    怎么谁都欺负他呢?

    皇帝气急,直骂北帝没有道义。大宏的内乱还没有彻底平息,北帝就趁着这个机会进攻,一点儿都不给人喘息的时间。这分明是卑鄙小人的作为,皇帝让人写了一封愤慨将激昂又深情并茂的信。

    说白了就是骂北帝的,企图可以将他骂醒。

    北帝一收到信就笑了,问左右什么叫道义。

    北国和大宏本身就是对立的,一有机会,当然不是我砍死你,就是被你吞并,几百年都是这样过的好嘛!

    不过是因为各自的实力,还有国中的问题,才一直都没能完成一统这件大事情。

    还有,北帝此番想要的也不多,不是全部。不过就是去抢些金银、粮食、女人,还有城池的。虽说仅此而已,但这本身就不是有道义的事情!

    裴金玉是真没想到这时候皇帝还在和北国讲道义,这就好比两国交战,晚到的一方要求先到的暂停,得等他们摆好了阵型。

    百年前,卫家抢刘家江山的时候,还真见识过一个这样的蠢将军,带了20万的大军攻打当时的卫家开国皇帝,不仅占据了有利的位置,人数上还是卫家的十倍。他却自大的很,一定要等卫家军摆好了阵型,还嘲笑卫家军的阵型这不好那也不行。然后他就败了,丢盔弃甲,据说带来的20万大军,逃回都城之时,只剩下了3000人。

    北帝会是那样的蠢将军吗?

    不不不,对付狼子野心的人,只有打的他抱头鼠窜,打到他十年内都不敢再侵犯才行。

    能当次大任的,裴七里和刘元枫太年轻。刘通行也不行,若是有人给他出谋划策使他稳住就行,若刘通稳不住性子迟早是要吃败仗的。

    她爹倒是能行,却不一定能来。一个是皇帝害怕,另一个就是她爹也害怕的原因。

    看来裴金玉还真是够了解她爹的。

    朝中哄哄乱乱地吵着让刘通去迎战北国的大军到底行不行,有人就提议了还是忠义王更加靠谱,此一役,咱们大宏可是不能输的。

    别说皇帝没敢当时就吐口答应,就连裴天舒那儿连接茬都不接。

    他根本就不想去啊,他要是走了,他女儿也不在洛阳,家里就剩了他媳妇和俩儿子,他根本就不放心好嘛!

    让他打仗行,那他得把媳妇和儿子都带上。这样皇帝肯定不答应。

    别说什么前方危险,尼玛,有这么一群人在后方,特么的比前方更危险好嘛!

    皇帝也看出了裴天舒不想去,心里就更没底了,一时想着是不是忠义王觉得这仗怎么打都是输,一时又想着忠义王是个坏心的,坐等着大宏灭亡。

    反正,皇帝的心里,忠义王就没有一点儿好的。

    皇帝越想越慌乱,觉得头好晕,只当是起太早没睡好,也没传御医,就躺在了龙床上面,想要休息一下,还幻想着北国集结大军不是真事情,等他一觉睡醒,就没有了北国的大军,一切还都是美好又有人性的。

    没想到的是,他这一觉睡得可是真够长的。

    睡了一天一夜,任谁叫都叫不醒。

    吓得皇太后和身怀六甲的皇后抱头痛哭,直呼“这可怎生是好?”

    肖宰相本来是要封锁消息的,可皇太后执意要让人去请裴天舒等。

    皇太后和皇后有了分歧,也忘记了刚才是怎么一块儿哭的,皇后仗着自己的大肚子瞪着眼睛,敢和皇太后叫板了。

    也就是两人吵架的功夫,大家劝架的劝架,看热闹的看热闹,疏于防范的皇帝寝殿里溜进了一个小宫女。

    要是仔细一看就会发现这宫女穿着黑色的大氅,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,最主要的是大氅的帽子底下不见秀发只见光头,嘿,这是在佛塔中修行的两位菩萨的人。

    也不知那宫女给皇帝吃了什么灵丹妙药,反正就在皇太后发飙直接叫人请来了裴天舒的时候,皇帝……他醒了。

    皇太后和皇后又哭了一场,这是喜极而泣。

    然后皇帝嫌她俩吵,就让她俩散了。连带着肖宰相,皇帝也让他告退,只留下了裴天舒一人。

    待寝殿里没了那些吵杂的声音,皇帝动了动有些干裂的唇,叫了声“三叔”。

    这温情牌打的,裴天舒虎躯一震。

    还来不及给出反应,就听皇帝又道:“三叔,我梦见了赵王,他拉着我非要和我赛马,还说不赛出个输赢,就不放我回来哩。”

    裴天舒叹了口气,再一次觉得皇帝真不是人当的,好好的兄弟拔刀相对,可是这世间真正心如顽石的又有几人呢!看,眼前的这个还不是留下了心理阴影。

    皇帝见他久久不语,又道:“三叔,我是不是真如我父皇说的那样并不适合当个皇帝?”

    裴天舒又不能告诉他“别听你爹瞎说,他自己都不适合当皇帝”。

    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,首先得能赖得住寂寞,还得能赖得住勾引,然后是绝对不能有绯闻的。

    任命的智囊团里要有人脑洞开的够大,要有人三观极正,这是保证执政期颁布的各条法令,不止可以带来民族的创新,还得能不被人骂脑残才行。

    再次,就是记着合作共赢。皇帝是只能一个人当,但皇帝也得是为百姓服务的。说白了,大家觉得咱们都是皇帝的奴隶,实际上皇帝得是所有百姓的奴隶。

    一大群人伺候一个人,或者一个人看顾一大群人,想想都知道谁更苦逼。

    这么说可能是太过理想,但那句“爱民如子”,真不是空唱唱就行的。

    裴天舒又叹了口气,道:“皇上且安心休养身体,待臣给长公主和代王去封信,让他们回转,臣好赶紧赶赴边城,皇上看可行?”

    这是老姜要出马辣人的节奏,当然是行的啊。

    皇帝想要起来,却力不从心。

    裴天舒略扶了他一把,只是让他可以躺平,又道:“皇上,恕臣多嘴,有些人说的话好听但不一定能听,有些药好吃也是不能多吃的。”

    前一句话皇帝明白,就和忠言逆耳是差不多的道理,但后一句话的意思皇帝就不明白了。

    他没乱吃药啊,就是朱无涯给炼的丹药,他也停很久了。

    皇帝还想跟裴天舒辩解辩解这个乱吃药的问题,那边裴天舒就问了:“皇上预备让臣带多少人马去边城?”

    三军一动,粮草先行。想了想空虚的国库,轮到皇帝叹息了。

    他忍住肉疼,道:“十万……可行?”

    裴天舒气笑了,道:“北帝的可是百万大军。”

    皇帝犹如在喃喃自语:“朕知哩。可……那就二十万吧。”

    裴天舒算了算边城已有的兵力,用得上的还有汤隽和祁福临。不过他们到底是不是真心,从这一件事情就能看清了。

    裴天舒向皇帝告退,一回到府里,二话不说就让人给裴金玉送信。

    ******

    裴金玉那儿已经收拾好了行李准备上路,当然不是回洛阳,而是打算去边城看一看的。谁劝都劝不住,代王已经准备好了要给她下药,这就收到了裴天舒的信。

    都说故土难离,那是一离就离开个十年八年的,裴金玉不过离开了洛阳两三月,实在是不想回去。

    可不回去不行,她爹要打仗了,她得看顾好了大后方,让她爹无后顾之忧才行。

    想想她在晋阳的试点法令,不过才开了个头,唉,这些事情,还是得打退了北国再说吧。

    裴金玉已经有了决定,特地将祁福临叫了来,说了很多话语,大概的意思是我爹要来了,你们都好好的,我爹还是很和善的一个人,表怕,老老实实就一定不会被打的。再有打仗的空隙,屯田制还得试行。抢种已经种上了,到时候抢收的时候,还是那些人,按照事先说好的,军饷照发,收成三七开就行。

    这么多人里,恐怕也就祁福临舍不得裴金玉。汤隽松了一口气,紧接着又很烦恼哩,还不是让北国啊,还有裴天舒给闹的了。

    祁沐风就没什么烦恼,一旦松下来,还松的很彻底,早就甩手将事情全交给儿子了,自己继续纨绔着。

    听说裴金玉要走,裴天舒要来,还去说了一句:“叫你爹把你二伯也带来呗!”

    带来干啥?

    玩。

    裴金玉:“……”他就不怕她二伯母请杀手干掉他?!

    交代好了一切,也该启程了。

    裴金玉来的时候是偷偷来的,走的时候倒是摆出了公主仪仗。

    五百侍卫开道,五百侍卫殿后,坐的马车也无比豪华,据说是祁家从赵王府里淘出来的,车厢加高加固加宽,防的就是有人放冷箭。

    此一行送行的也不少,祁家和汤家的人来全了,再加一个害怕裴金玉一走,晋阳有情况,所以匆匆赶来的刘通。

    还有无数的自发来围观的百姓。这主要是因为前几日裴金玉和城中的几家大户,斗殴、斗富、斗后台,各种斗的时候收获了不少民心。

    这场景实在是好不热闹的。

    嘉荣还掉了几滴眼泪,跟裴金玉道:“长公主,也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还能再来一趟!”

    裴金玉没说话,却在心里道,很快,很快,真的会很快的。

    值得一提的是,此番回洛阳的路上,除了怎么甩也甩不掉的代王,裴金玉还带了三个人,一个是一夕之间一家全死完了的祁福珠,一个是什么都不会干只会念经的度乘大圣,还有一个是天天和代王打架的朱无涯。

    有了他们,旅途中一点儿都不寂寞了。

    想看人哭——上祁福珠!

    想听佛经——上度乘大圣!

    想看耍猴戏的——上代王和朱无涯!至于他俩谁是猴,谁是耍猴的,这么说吧,不分上下。

    实在是居家旅行的必备法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