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章 落雪

大脸师太 / 著投票加入书签

歪歪文学 www.yywx.net,最快更新[空间]1976逃生记最新章节!

    庞主任看到卢秀贞那一霎那自是非常惊讶,不过很快她就调整过来,毕竟早先不少知青因为农村太艰苦,自说自话回家的大有人在,但最后都因为粮票是跟着户口走的,哪家也养不起闲人,时间一长不用动员,这些小年轻也只能离开“卢家老二是吧!我记得你去皖州下乡的嘛!怎么突然回来了?这离过年还有一个礼拜呢!”

    “你好,庞主任,我来是有些情况要反映一下的”卢秀贞站在梁慧兰身边客客气气地对她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噢!那你坐嘛!”

    拉着母亲坐下,卢秀贞正色到“我这次回江海是因为那边的条件连本地人都顾不过来了”于是把洪灾后断水断粮的事情跟庞主任详细地描述了一遍“如果单单是这样坚持一下可能会等来救援,但人是铁饭是刚,老百姓没有吃的只能靠自个儿想办法”就将很多人吃了鼠肉以后感染的事又讲了讲“一直到我离开还没研究出来到底通过什么途径会传染”照当初革委会梁兴忠的说法,全国有十六个省市都爆发了感染潮,江海这边不可能不清楚境况。

    庞主任听完果然一点都不惊讶,只是犹豫地将她打量了一遍“那你?”

    “我抽身早,而且一路从皖州过苏省,用了二个月的时间,要发病早就发作了,这您不必担心”她从衣服的内袋里掏出两封信递过去“有一封是皖州清苑县给我开的身份介绍信,还有一封是离开苏省时,载我的当地驻军部队开的情况说明”卢秀贞提供这个也只想证明自己的离开,不说是被组织批准的,至少也知情“我在路上还碰到几位同样回家的知青,他们都是北区的,您到时可以一并调查。”

    梁慧兰向前倾着身子,双手扒住办公桌,恳切地说“庞主任,现在外面这样,你肯定也是知晓的,我们秀贞在农村七年都没回过家,真的是定心在那边受教育的,这次真是逼不得已了,能不能跟组织商量商量暂时把关系转回来,等那边事定了再让我们过去呢!”

    庞主任将两封信都放在手边的簿子里夹好“卢秀贞妈妈,这个我无法答复你的,政策就是政策,现在没有发文或者通知说可以把知青的关系挂回来,不过你们反映的情况很重要,开会的时候我会提一提,你们先回去,另外卢秀贞,要是组织有什么情况想要了解,希望你能配合我们。”

    “好的,庞主任,我一定知无不言,我们家里的情况您也晓得的,给领导们添负担也不是我家的本意,只希望以后如果有什么工作的机会,组织上能照顾我们一二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!庞主任,这个你拿着,那我们就回家等消息了”梁慧兰赶紧将怀里的纸兜塞到办公桌底下。

    “哎!什么东西,拿走,哎,不能这样的”庞主任弯腰拿起纸袋想要还给她们,没想到追到办公室门口就已经看不见这母女俩的身影,打开兜子一看,竟然是两个猪蹄,礼真是不轻了!回到座位上,庞凤梅拿起那两封信反复地看了又看,还是起身去了武装部。

    在外头漂泊这么久,到家肯定是千好万好,梁妈妈让卢秀贞把之前屋里存的东西都放进了空间“总觉得太打眼,以防万一吧!”

    天天睡到自然醒才起床,清晨楼上楼下邻居的琐碎声响,都让日子变得突然生动起来,起床后就帮母亲倒倒马桶,亦或者跟弟弟一块拿着户口簿去排队领菜,一切变得缓慢而有规律。

    白天没事就打起了小阳台的主意,现在石库门结构的房屋一般都是几家共用灶披间做饭,人多嘴杂太不方便,反正煤炉这么小一个,卢秀贞找来些废弃的木板,让卢秀华把阳台两边都固定好做了个视线的遮挡。

    顶子再一封,煤炉嵌在凹槽里,炒菜做饭时关好门窗,旁边的人家至多就是能闻到点味道,但不会像之前一样,哪家今早吃什么菜,用了多少煤都一清二楚,冬天太冷,这样母亲也不用跑到外面辛苦的生炉子。

    太太平平地荡在家一个礼拜,卢秀贞打算去看看邢大海,秀华和秀玉都想跟着一起,但考虑到她之后要往家搬东西,目前还不方便让弟弟妹妹知道一些秘密,便以距离太远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为由暂时糊弄过去了。

    乘摆渡上去抄小路蹬了二个小时,便看见那座灰扑扑的小房子,门紧紧锁着,卢秀贞收起自行车往芦苇塘里一路寻过去,大海果然在湖岸深处坐着“大海。”

    “你来啦!”看来是早有察觉“水边太凉,我们回去说”站起身,从河里起了个网兜出来,卢秀贞低头拿眼一扫,是芦苇叶子编的,这在乡下倒是很常见“有收获么?”

    拎起来抖了抖“就两条小鱼,改善一下吧!”

    等回到住处还没等卢秀贞开口,大海就认真地看着她说“今天你来的正好,把东西收拾一下,我打算启程离开。”

    满满地好心情顿时泄了气“现在回去不是连过年都在路上了么?我妈还打算让我邀请你过去一趟呢!就说是她娘家表哥上门做客,没人认得出。”

    大海摇摇头“我在这边都快闲的长毛,连个山也没有,日日就是困着,秀贞,以后咱们肯定还有相见的机会,不要难过。”

    晓得怎么劝都是无用,卢秀贞也很心塞,只能接过收拾好的鱼,生火好好地弄了一顿吃的,算是践行“马上就走么!那我送你到罗山。”

    邢大海看了看天色,算计着动作快点她回家也就是晚上七八点,痛快地应承“好!”

    临走时大海拆房板,卢秀贞用绳子把铺盖卷起来给他扎的紧紧的,又带上了许多熟面食,好让他路上热热直接就能吃,两人动手,大半个小时就全收拾妥当了。

    一人一辆脚踏车,路上只听见轮子的轱辘声,回想起认识到现在,卢秀贞也觉得不可思议,难道因为都有秘密所以他们才这么投契?好像也不完全是。

    大海是个包容有涵养的好男人,这跟受过多少教育没有关系,他有事就永远会冲在前面,好处则都是让着自己。讲起来也许是受这个时代奉献精神的影响,很多人都有这种特质,但对于她的另类之处,大海也从来都是不问不提,作为朋友他似乎天生就晓得该如何保持适当的距离,识相的让她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相处至今,卢秀贞没从只言片语里听到过他继母和父亲的半句闲话,那些曾经仿佛都是不值一提,路遇不平他也会心软,但拿去做人情的东西却永远都是他自己打来的猎物。

    大海,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伙伴!

    路总有到达尽头的时候,背好行囊将车还给秀贞,大海用力拍了拍她的肩膀“妹子,再见了!哥祝你们全家幸福。”

    卢秀贞强装起笑脸点点头“嗯,帮我给周大娘、周山还有刘大哥带话,照顾好自己的身体,我家地址你可得保存好,以后局势恢复记得给我来信。”

    晚间拖着一个大袋子回到家中,过往邻居自是侧目不已,好在好奇归好奇,大多数人还是挺讲究颜面,不会当场问你这是什么,就这样一眨眼就到了年三十。

    一大清早,老冒又在跟她老公骂骂咧咧说着什么,卢秀贞躺在床上只依稀听到几句阿大不回来,也没有东西捎回家云云!扯扯嘴角,赣、豫、苏、滨、皖这几个省地域相互交界,其他地区都因着灾害衣食不接,她不信赣省能够独善其身,不过这里面也有江海市封锁情况,隐瞒不报的原因在,怕是有知青下乡的家庭到现在也不晓得外面已经天翻地覆了吧!

    把衣服拖到热乎乎地被窝里慢悠悠地穿上,凉风刺激的她哆嗦了一下,庞主任后来找过她,还有那个革委会主任,主要目的就是敲打。让她晓得有些话不要随便去外面乱讲,还承诺她并不是个例,目前已经回到江海的知青经统计大概有五十来人,上面正在紧急开会讨论如何妥善安置,关照越是这种时刻越要稳当,这也是组织对他们的考验。

    梁慧兰推门进来带着一股寒气,她冲几个孩子举了举手中刚发的物品“看,刚排队领的冰蛋,今晚年夜饭咱们可以炖一点,红烧好不好?”

    卢秀玉上去瞄了瞄“没有冻鸡和鱼么?”往年三十除了冰蛋还会根据人头数发半只冻鸡和一条鱼的,今年就只剩掺了淀粉的蛋液冻。

    “小祖宗,有的吃不错啦!挑三拣四的”天冷,户外就是天然的冰箱,用绳子将塑料袋吊在窗户旁,要吃的时候拿进来切一点就行。

    “妈,年初二你还去舅舅家里伐?”反正之前好好的时候他们家初二都要去外婆那拜年的,后来外公外婆都没了,舅舅家就是娘家。

    “前两年也去过,日子都不容易,去的话人家过意不去还得准备饭食,都是上午坐一会儿就走的”梁慧兰脸上现出惆怅,她哥哥家里五个小孩却有四个外甥,半大小子真的吃穷老子的,前面三个下乡后才算是逐渐好一些,她家这样也没有多余的可接济,跟娘家自然走动就少。

    卢秀贞拿起梳子一边梳着头就跟老娘讲“那冰蛋就不要做了,留着初二拿去走亲戚”又附在她耳朵边上“再带点卤菜过去,就说是我背回来的,偷偷塞给舅妈。”

    梁慧兰想到闺女那些东西,认同地点点头“那晚上弄啥?不要太招摇了,回头两个小鬼出去说漏嘴又要麻烦。”

    “萝卜和肉红烧一个,在我里面做好端出来,多蒸米饭,再切点猪耳朵和猪肝,你到楼下把冬笋和草头水里焯一把,就要让他们看见,这都是我从罗山采回来的,问起来大大方方讲,等拿上来多拌点香醋和麻油,也满好吃的。”

    梁妈妈一听笑着就戳了她一下“门槛精的来,跟你爷爷一样。”

    夜幕还未降临,家家户户都已经点起了煤炉,到底是三十,再怎么样也得整出两个菜,八号楼栋来来去去看见梁慧兰连老成那样的冬笋都切开来抄,均是暗暗摇头,家里没有个成年男人,看看过的是什么日子啊!

    就在主妇们一片忙碌的时候,天空竟然悄悄地开始飘起了雪花,等到渐渐密起来地时候众人才发现“哟!怪事体!江海竟然会下雪,真真是几十年难得一见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!我活了五十多年,统共也就有一次印象,好像五几年的时候有过一眯眯雪的,大概一个钟头就停掉的。”

    不管怎么奇怪,就连城市里的人也都知道冬天如果下场雪,来年农民就会有好收成,瑞雪兆丰年,这是所有人对这场雪的认识!